耳鸣的声音丰富多彩,常见的包括:虫鸣、嗡嗡声、电视换频道声、水滴声、风吹树叶声、煮沸声、心跳声、海浪拍岸声等等。实际上,一些普通人也都可能有轻微耳鸣,例如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,大部分人都会听到不同程度的耳鸣声。
那么,为什么我们会耳鸣呢?
通常而言,大部分耳鸣都与劳累、生活无节奏、精神紧绷、情绪起伏、睡眠不足或噪音刺激等有关。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增大的工作生活压力,若自我调节不当,加上情绪紧张、熬夜失眠,很容易引发耳鸣现象。长时间戴着耳机在吵闹环境欣赏音乐,以及频繁进出声音较大的娱乐场所,如迪厅、KTV、射击场等,同样可能导致耳鸣乃至听力受损。一些耳部疾病如中耳炎、耳硬化症、梅尼埃病等,也常常伴随着耳鸣。另外,供应内耳血液的微小血管较脆弱,且易受全身慢性病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影响,从而出现耳鸣。过去曾用和现正使用的一些药品,也可能增重耳鸣。此外,耳部的血管和骨质结构某些特殊情况还可能产生类似脉搏的耳鸣。
关于长时间耳鸣是否会致耳聋,需澄清的是:耳鸣本身并非导致耳聋的直接要素!耳鸣并不直接引起耳聋。当涉及到某类疾病时,耳聋和耳鸣才可能一同出现。例如:突发性聋患者,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出现耳鸣。梅尼埃病患者除了发作性眩晕和听力波动外,耳鸣亦可能波动变化。耳鸣既可能在耳聋前、同时发生,也可能在耳聋后出现。因此,我们应认识到,耳鸣并不是“敌人”,有时它会发出警报,而真正的问题还是疾病本身。千万别轻信“鸣久必聋”那样的话语而徒增烦恼。
面对耳鸣该如何处理呢?
首先应镇定,但不要忽视,最好能尽早前往医院咨询诊治,接受专业的耳部检查及听力测试。依据检测结果,可助我们明确耳鸣的声音是从哪部分耳部传来的,例如外耳、中耳还是内耳。没有听力受损的耳鸣,多源于生活中的疏忽。比如过度劳累、情绪起伏过大等原因所诱发,此时则需及时调整。对于新发生未伴有器质性病变的耳鸣,大多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消除、缓解或控制。关键在于细致甄别,找出病因或诱因,进而针对性给出治疗建议,降低耳鸣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扰。在此过程中,病人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自身调节也是非常必要的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该注重以下事项:
1.维持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——保持规律休息时间,避免过劳,确保充足睡眠;心情平和愉悦,避免情绪剧烈波动;适度运动健身;禁烟戒酒。
2.降低噪音接触,减少长时间待在噪音大的环境中。在嗓音强烈的环境里,可选择佩戴耳塞等防护设备。
3.一旦感到耳部不适,务必尽快寻求医疗服务,避免用力掏耳、擤鼻涕。
4.尽可能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,如庆大霉素、链霉素、丁胺卡那霉素等。
5.保护耳部头部免遭外力伤害,防止意外受伤。
6.积极控制基本疾病,将血压、血糖等全身慢性病症保持在稳定并且良好的水平。
7.记得定期监测听力状况,一旦发现问题,请务必及早就医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