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多父母在面对孩子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时,常常陷入深思与困扰之中。那么,腺样体肥大究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?究竟何时进行手术最为适宜呢?
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腺样体肥大致孩子带来的影响。在儿童期,尤其是2至6岁期间,腺样体会逐渐生长壮大,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性肥大现象。然而,当孩子尚未满六周岁,腺样体便成为了他们至关紧要的免疫器官之一,其重要性在于它能直接过滤通过鼻腔进入体内的空气,从而有效阻止细菌、病毒、过敏原以及支原体等有害物质对孩子的侵害。且待到孩子在十岁左右免疫力相对增强之际,腺样体便可自行逐步萎缩。
若在正常情况下,腺样体心理性肥大并不会导致孩子出现打鼾的现象。相反,儿童的腺样体有时会受到炎症不断刺激而发生病理学增生、肥大,从而使得腺样体比正常状态下更为硕大。一旦这种“过度肥大”超出了生理正常范围,孩子便往往会出现鼻塞、打鼾等不适症状。更为糟糕的是,鼻腔内分泌物的长期刺激必将推动腺样体继续增大,进而引发一个恶性循环,对孩子的成长及发育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。此外,若是孩子长期处于鼻腔无法通气的状况,他们极易出现习惯性张口呼吸的现象,这种现象久而久之,将会导致孩子患上咽炎、扁桃体炎等各种疾病风险的大大增加,甚至进一步引发孩子出现头部缺氧、缺血的症状,如精神萎靡、头痛、头晕、反应迟钝等等,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。
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腺样体肥大。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,位于隐藏于小舌头后方之上方,鼻腔的最后端,仅有借助纤维喉镜或窥镜工具才能看到。腺样体大约在两岁左右起出现显著性的生理性增生现象,一般在六岁时达到顶峰。而若过度增生产生各类相关临床症状,那么便是典型的腺样体肥大现象了。然而,想要确诊腺样体肥大,必须借助纤维喉镜或鼻窥镜进行观察,观察其堵塞后鼻孔的程度是否达到30%。如果腺样体占据相应气道面积的大部分(70%以上),即可做出腺样体肥大的确诊结论。
然而并非所有腺样体肥大都需要进行手术。对此,我们建议,若临床症状并不具有典型特征,家长朋友们可以试着给孩子观察三个月。在此期间内,应积极应对孩子所伴随的鼻炎问题,例如采用鼻喷激素、鼻腔清洗剂或海盐水喷鼻等方式,以有效控制鼻腔炎症与过敏,使得张口呼吸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。除此之外,家长朋友们还应特别关注孩子的饮食保持一种清淡的状态(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,少量食用油腻食物),并且尽量减轻空气污染带来的负担(避免被动吸烟,保持室内清洁无尘螨,定期清洗空调设备,使用空气净化器等)。至于两岁以下的孩子,我们通常不主张进行腺样体手术。
对于需要手术的情况而言,若发现孩子存在显著张口呼吸的情况,并伴有缺氧症状出现(如半夜憋醒、面部表情变化、身体或智力发育停滞不前);倘若孩子经常患有急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,甚至影响到了听力功能;抑或是孩子经常遭受慢性鼻窦炎、气管炎、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困扰,且通过采用保守疗法无法取得较好疗效——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孩子经过治疗后,虽然仍存在轻微鼾声,但并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;在中耳炎、鼻窦炎等疾病经过药物治疗后,症状得到迅速缓解,听力恢复正常,而且白天活动也基本正常的话,那么暂时可以否决进行手术的必要性。
最后,若孩子同时伴有扁桃体明显肥大与体重超重等问题,医生或许会建议将扁桃体同期进行切除。